• 讓監管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1-17

            近年來“放管服”改革的推進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也對市場監管部門監管資源、監管能力、監管智慧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市場監管系統全面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提升監管效能,推動構建信用導向的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

       按照《意見》要求,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是基于各類信用風險信息對企業違法失信的可能性進行研判,將企業分為信用風險低(A)、信用風險一般(B)、信用風險較高(C)、信用風險高(D)四類,分類結果作為配置監管資源的內部參考依據,目的是使監管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

       在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運用方面,《意見》規定,一是實現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融合,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頻次和檢查方式。二是與專業領域風險防控有效結合。市場監管系統各專業領域可以直接使用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也可以參考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模式,構建本領域的分級分類監管機制。三是探索完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監管。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參考分類結果,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企業探索實施更加科學有效監管。四是鼓勵拓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運用。本報北京1月14日電(記者魯元珍)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