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提出,到 2025 年,政務信息化建設總體邁入以數據賦能、協同治理、智慧決策、優質服務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階段,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成為政務信息化創新的主要路徑,逐步形成平臺化協同、在線化服務、數據化決策、智能化監管的新型數字政府治理模式,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等領域的數字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有力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規劃》提出三大任務11項具體工程。其中,要求加快服務融合,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體系。要進一步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優化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模式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健全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體系,確保政務服務全流程公開透明、可追溯;整合構建統一互認的電子證照庫,不斷擴大應用領域,逐步實現全國互通互認。推廣電子合同、電子簽章、電子發票、電子檔案等應用。
優化完善 “互聯網+監管”系統,實現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動態管理,不斷強化“照單監管”,建立多領域風險預警模型,探索開展智能化監管。合理規劃政務服務 APP、小程序、公眾號的類別和數量,整合實現在線政務服務“一窗辦理”,避免門類多、種類繁,杜絕在線政務服務“形式主義”。進一步優化提升民政、社保、醫療、教育、就業、住房公積金辦理、退役軍人服務等能力,依托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提供便捷普惠的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