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1月18日訊 11月17日,《農業農村部關于拓展農業多種功能 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其中明確提出,建立縣域農產品大數據,培育農村電商實體及網絡直播等業態。
《指導意見》要求,發揮農村電商在對接科工貿的結合點作用,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利用5G、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加快網絡體系、前端倉庫和物流設施建設,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農業產加銷各個環節,建立縣域農產品大數據,培育農村電商實體及網絡直播等業態。
在培育農村電商主體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引導平臺企業、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各類主體到鄉村布局,完善農村商貿服務體系。堅持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原則,在促進工業品下鄉的同時更加聚焦服務農產品上行,依托益農信息社、農村綜合服務社、村郵站、快遞網點、農產品購銷代辦站、農家店等經營主體發展電商末端服務網點。依托信息進村入戶運營商、優質電商直播平臺、直播機構和經紀公司,發展直播賣貨、助農直播間、移動菜籃子等,培育農民直播銷售員。
根據《指導意見》確立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農村電商業態類型不斷豐富。數字鄉村加快建設,農民生產經營能力普遍增強,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1萬億元,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達到1萬億元,新增鄉村創業帶頭人100萬人,帶動一批農民直播銷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