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記者獲悉,在精準防控疫情和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國第一季度工業經濟恢復態勢良好,數字經濟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動能不斷增強,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目標,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信息化發展彰顯活力
黃利斌介紹,今年年初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運行實現開門紅。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穩中向好。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總體保持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較快增長態勢。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79倍。信息化發展態勢良好、活力彰顯,第一季度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27.4%,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7%。5G網絡、千兆光網建設和商用加快推進。平臺經濟、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成長迅速,線上經營消費場景活躍。
今年以來,工信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兩個強國”建設,扎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基礎。一是大力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三是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四是統籌推進信息通信業發展與監管;五是全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物資保障。
推動智能產品適老化改造取得積極成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部署要求,工信部今年年初發布《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部署相關產品和服務措施。在回答記者提出的“目前《行動方案》落實情況如何”的問題時,趙志國表示,針對當前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工信部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迅速組織全行業積極行動,從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三大領域著手,為老年人提供能感知、有溫度、更便利的服務,取得積極成效。
在電信服務方面,組織三家運營商提供“老人座席”和“一鍵呼入”兩項服務。在互聯網服務方面,自今年1月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在手機終端等智能產品和服務方面,市場主流品牌手機基本實現“長輩模式”功能。此外,工信部累計遴選出200余項優質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方便老年人選購使用。
在回答記者關于“何種原因導致電話用戶數量負增長”的問題時,趙志國表示,雖然近期用戶數量有小幅變動,但未來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量整體上將保持相對穩定。
截至2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約為15.92億,相比去年10月歷史最高水平的16.01億略有下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2020年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13.9戶/百人,遠高于全球移動電話普及率102.94戶/百人的平均水平,增量空間不大。二是隨著全國實施提速降費和5G的發展,我國網絡流量單價大幅下降,5G套餐用戶快速增長。目前5G套餐用戶數量已經超過3.5億戶,5G套餐單價下降至4.4元/G。三是攜號轉網順利推進,目前已有2600萬用戶實現了攜號轉網,很多用戶跨運營商的雙卡需求在降低,注銷了第二卡槽的號碼。
工業互聯網由點及面加速普及
在回答“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如何,未來一段時間互聯網助力工業經濟發展將會率先在哪些產業領域有所突破”的問題時,趙志國表示,目前40個國民經濟大類里都有工業互聯網相關應用,全國涌現出很多工業互聯網典型案例,工業互聯網由點及面正在加速普及。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工業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出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研發、精益化管理等新模式和新業態,促進了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工業互聯網向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發展,需要新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也催生了新興產業。5G﹢工業互聯網拉動了新的工業芯片、模組、網關的發展,帶動了5G產業的突破和壯大。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連接設備、匯聚數據、優化分析,形成了面向工業的“操作系統”。
趙志國表示,未來工信部將加大力度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