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將建2000個新技術應用智能場景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4-16

    到2025年,我國有望制修訂200項以上智能制造的國家、行業標準,建設2000個以上新技術應用智能場景。昨天,工信部開始就《“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不斷突破,并與先進制造技術加速融合。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更趨激烈,大國戰略博弈進一步聚焦制造業,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歐盟“工業5.0”等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均以智能制造為主要抓手,力圖搶占全球制造業新一輪競爭制高點。

    為了促進我國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要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國內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到10家以上,制修訂200項以上智能制造的國家、行業標準,建成120個以上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屆時,我國要推動數字孿生、人工智能、5G、區塊鏈、VR/AR、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在典型場景、環節、層面的應用,探索形成一批“數字孿生+”“人工智能+”“XR+”等智能場景。具體來說,在2025年國內要建設2000個以上新技術應用智能場景、1000個以上智能車間、1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智能工廠,遴選培育100個智慧供應鏈。

    工信部還特別提到,我國要加強自主供給,壯大產業體系新優勢,加快發展裝備、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培育壯大智能制造新興產業,加速提升供給體系適配性,引領帶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

    針對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環節的短板弱項,我國還將加強用產學研聯合創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礎零部件和裝置,推動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應用,研制一批國際先進的新型智能制造裝備。與此同時,我國也要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千兆光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的規模化部署。

    據了解 ,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5月13日,大眾可以通過電子郵箱yemeng@miit.gov.cn等途徑反饋意見。(記者 趙鵬)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