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互聯網+醫療”平穩駛入快車道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3-31

    日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和國家醫保局等28個部門研究制定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公布。其中,“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作為方案中的第二項內容,引起廣泛關注。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儼然重新定義了“看病”二字。足不出戶,就能接受專業的問診;動動手指,藥品可以配送到家……“互聯網+醫療”以智能的方式有效緩解了“看病繁”、看病煩等堵點、痛點,正在重塑行業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再往大處看,我國醫療資源仍存在供需不平衡、地域分配不均等問題。互聯網+讓醫療資源飛上云端,可實現跨時空優化配置醫療資源。有個案例很形象,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一個攝像頭就能把基層衛生室和三甲醫院聯系在一起。這正是“互聯網+醫療”的魅力。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對于“互聯網+醫療”,近年來政策支持、資本熱捧,相關業態迅猛發展。當然也必須看到,關于“互聯網+醫療”依然有不少問號。線上醫師無資質,買處方藥不需要處方,不同醫院檢查結果不互認,信息孤島——正視問題的復雜性,至關重要。

    加快“互聯網+醫療”發展,如何再扶一把?首先,規范。任何一個產業想要走得遠,都要建立在規范的基礎之上。逐字分析《方案》中關于“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內容,規范、監管堪稱高頻詞匯,比如出臺互聯網診療服務和監管的規范性文件;出臺電子處方流轉指導性文件,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嚴管就是厚愛。對于新事物而言,建章立制,強化指引、監管,這是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

    其次,打通。毫無疑問,互聯網+醫療最難的一點,在于中間那個加號。只有打通線上線下,打破“信息孤島”,才能讓數據多跑路,才能讓資源轉起來。《方案》明確提出,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打通互聯網醫院和實體醫療機構的數據接口,逐步推動醫保數據互聯互通……互聯互通,知易行難。此次,28個部門聯手,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外,開路。近年來,從處方流轉到納入醫保,多部門頻頻印發通知、指導意見,為互聯網醫療鳴鑼開道。此次《方案》要求,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機構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定點,推動智慧醫院建設等。這再次釋放出了明確信號。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妙手回春”來形容醫術高超。醫療與“春”字總是同框出現。在這個春天,“互聯網+醫療”又迎來重大利好,期待它能更好地回應群眾的“急難愁盼”,更平穩地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