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過600億美元門檻,半導體設備業進入高速增長階段
    來源: 中國電子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3-22

    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對半導體形成強勁且持久的需求,同時也驅動了半導體企業業績的持續增長。整個半導體設備產業的市場規模有望再次邁上一個新臺階,從400-500億美元躍上600億美元,同時也預示著半導體行業正在跨入普及計算的時代。

    半導體設備龍頭業績向好

    在2020年持續至今的“缺芯”行情推動下,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的業績普遍向好。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應用材料2020財年實現營收172億美元,營業利潤43.7億美元,占凈銷售額的25.4%。應用材料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瑞·狄克森表示:“隨著強大技術趨勢的成形,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在加速實現客戶路線圖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并將領先市場發展。”

    歐洲方面,荷蘭的光刻機制造商阿斯麥(ASML)發布2020年度財報,全年凈銷售額達到140億歐元,毛利率)達到48.6%,凈利潤36億歐元。ASML同時宣布實現第100套極紫外光刻(EUV)系統的出貨,2020年就銷售了31臺EUV系統。

    日本同為半導體設備重鎮。2020年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東電電子凈銷售額超過1萬億日元,營業利潤率超過20%,凈資產收益率連續第三年超過20%。財報表示,東電電子從2020財年開始的三年內,計劃投入約4000億日元用于研發。

    中國本土廠商業績也有較好表現。北方華創2020年業績預告實現凈利潤4.6億元~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85%~87.68%。中微半導體在業績快報也表示,2020年凈利潤約4.9億元,同比增長161.02%。預計年營業總收入約22.73億元,同比增長16.76%,刻蝕設備收入為 12.89 億元,同比增長約58.49%。

    產業規模有望邁上新臺階

    半導體設備公司業績普遍向好,與市場對芯片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有著重要關系。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公布的預測報告,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預估將同比增長8.4%至4694.03億美元,將超越2018年的4687億美元,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在需求的推動下半導體制造廠商紛紛擴大投資,臺積電2021年資本支出金額將達250億至280億美元,三星電子2021年面向半導體的資本支出有望超過300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聯電今年資本支出將達15億美元,年增5成;世界先進資本支出也從去年的新臺幣35.4億元,提升至今年的新臺幣50億元,年增逾4成。

    制造廠商的資本支出主要投向半導體設備,因而有效帶動了半導體設備業績的提升。據Semi最新的統計顯示,全球半導體行業有望連續三年創下罕見的晶圓廠設備支出新高,到2020年增長16%,2021年的預測增長率為15.5%,2022年為12%。預計這三年中,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每年都將增加約100億美元,屆時支出將攀升至800億美元。MarketandMarket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估計為624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959億美元,年復合年增長率為9.0%。

    對此,有專家指出,半導體設備雖然位于產業鏈上游,但是它與信息技術發展息息相關。每一次信息技術重大突破,半導體設備行業規模都會產生一次大飛躍。2000-2010 年是全球 PC 互聯網時代,半導體制程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位于 250 億美元平均水平。到了 2010-2019 年,人們進入了智能手機社交媒體時代,半導體制程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上升到 300億-500億美元的平均線上。2019年以后,逐步進入5G、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時代,半導體制程設備的市場規模進一步增加到500-600 億美元以上。2021年后更是有望達到700-800億美元。半導體設備業將進入一個高速增長全新階段。

    臺積電(中國)副總經理陳平指出,近年來隨著5G、AI以及IoT的發展,市場對芯片的需求又在迅速提高,一個普及計算的時代正在來臨。進入普及計算時代之后,主要的應用市場將從移動計算時代的智能手機為主逐漸演變為移動計算、高效計算、智能車載、物聯網這四個平臺共同發展。這四個計算平臺交互加成,將讓半導體產業重回指數級高速增長的狀態。

    本土設備企業的窗口期已經打開

    作為全球半導體的重要組成,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的發展也很快。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表示,2020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設備市場,增長率達到39%。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金存忠預計,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50億美元。

    其中,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的市占率仍然不高。2020年本土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預計為213億元,市場占有率約為20%,其中集成電路設備只有90億元左右。半導體專家莫大康指出,半導體設備業的門檻很高。芯片、工藝與設備三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旦芯片的制造工藝決定后,相應的半導體設備也就被固定下來,即便是同類設備,互相之間不能更替,否則工藝就要重新調整,其中涉及器件的可靠性等關鍵問題。因此,除非中國的設備廠商從工藝研發階段就開始介入,這樣的芯片量產時才會采用國產設備。

    不過經過努力,近段時間本土設備廠商取得了一定進展。日前,中國電科集團旗下電科裝備公司成功實現離子注入機全譜系產品本土化,可為全球芯片制造企業提供離子注入機一站式解決方案。北方華創在SEMICON China 2021上也展示了多款自主開發的產品,包括刻蝕機、PVD鍍膜機、立式氧化擴散爐、清洗機等,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可以看出,在全球半導體設備業發展大潮面前,盡管門檻很高,但中國本土企業依然有著很大發展機會。因此,莫大康指出,要給本土設備商有足夠的信任度。在裝備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相關企業要保證驗證窗口始終是敞開的。這一點十分重要。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