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位專家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網信要點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3-11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網信工作。這背后有哪些深意?釋放出哪些新信號?本文特邀8位專家為你解讀。

    沈逸:透露出三方面信號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出三個方面的信號:

    1. 網信事業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相互嵌套,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經濟,在提升發展質量、堅持創新驅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諸多方面,與網信事業的發展以及網信工作的質量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存在密切關系;

    2. 報告顯示了網信工作將持續走向深入,聚焦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更加注重完善規則體系的制度建設,在公平競爭、審慎監管金融創新等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體現;

    3. 網信事業的發展,與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密切相關。目前,網信事業進入了更加務實的發展階段,也進入了以工業互聯網發展為重點的新階段,面臨更大的發展空間,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這也對網信工作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姜飛:網信工作呈現兩大亮點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網信工作呈現出以下兩大亮點:

    以人為本,多點覆蓋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也是網信事業服務的根本對象,秉承服務最后一公里的理念,網信事業朝向幾個特殊點發展的思路很給力,具體包括:

    1. 老人

    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需求,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礙,這是很讓人溫馨的點。

    2. 農村

    加快電商、快遞進農村,確保國內大循環經濟沒有堵點。

    3. 散點個體

    線上辦公、網絡購物、無接觸配送等廣泛開展,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通過具體的技術智能化觸達將服務延伸到與現實主體密切接觸的虛擬個體。

    創新主導,鏈式發展

    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運用好“互聯網+”,發展工業互聯網,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由此呈現出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模式齊頭并進的好勢頭。鏈式發展包括:

    1. 數據鏈

    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

    2. 服務鏈

    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3. 產業鏈

    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推進能源、交通、電信等基礎性行業改革,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收費水平。

    田麗:彰顯網信事業基本理念和方向

    (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政府工作報告》簡潔凝練,提及的網信工作深刻嵌入到經濟改革、社會民生、文化建設等各個領域,其中“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需求”和“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不僅成為亮點,也彰顯了我國網信事業的基本理念和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這體現了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歷史性地消滅了絕對貧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關注“數字鴻溝”問題,意味著黨和國家高瞻遠矚,未雨綢繆,避免數字時代產生新的貧富分化。

    隨著網絡社會的崛起,網絡空間日漸成為生產生活的重要領域,網絡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

    黃楚新:建設和規范雙管齊下是“互聯網+”發展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數字媒體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網信工作釋放出新的信號。報告中提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從“建”和“管”兩方面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報告進一步強調“互聯網+”的重要性,積極推動數字政府建設以及“互聯網+監管”“互聯網+醫療健康”進程,加快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通過發展工業互聯網和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等來促進數字經濟的生產消費,建設和規范雙管齊下是“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同時,報告中提出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從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統籌新興產業布局以及網信工作。

    孟威:充分肯定網信事業的重要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網絡學研究室主任)

    《政府工作報告》充分肯定了網信事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做出了新的規劃部署,務實精準有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比如,報告指出要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必將進一步促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和公共信息資源的開放力度及實效性提高。

    報告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部署發展工業互聯網,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等規劃,必將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與市場鏈的深度互融,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激發新動能。

    報告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強調智能化發展對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普惠等,充分體現了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謝永江:引入數字普惠和數字公平理念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中心執行主任)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引入了數字普惠和數字公平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面對數字經濟新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引導平臺企業合理降低商戶服務費,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這為中小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了良好環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互聯網產業生態。

    另外,數字化和智能化在極大地促進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數字鴻溝問題,給弱勢群體帶來不便,導致新的數字歧視。《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礙。可見政府已經開始重視數字歧視問題,這體現了在數字環境下的人文關懷。

    吳沈括:勾勒出全方位奮進的建設新圖景

    (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博導,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

    《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黨和國家有關數字中國戰略的時代新高度,在技術要素、組織治理以及應用生態三個層面勾勒出一幅全方位奮進的建設新圖景:

    1. 在技術要素上:

    強調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要求;

    2. 在組織治理上:

    突出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等體制機制建設;

    3. 在應用生態上:

    發力工業互聯網、鄉村振興戰略、跨境電商、新能源、互聯網醫療、智能化老人服務以及互聯網內容等領域。

    這些無不體現出對于國家發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民眾福祉以及權利保障的綜合考量。

    郎平:數字技術將起到全局性促進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網信事業在我國“十三五”時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在“十四五”時期,構建“以內促外”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為未來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而數字技術將會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發展中日益起到全局性的促進作用。

    1. 構建國家、企業等多主體協作的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2. 推動數字化發展,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全面融合,激發數字新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3. 建設數字中國,關注民生科技,推動數字脫貧,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