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2021年全球就業和社會展望》報告。報告指出,數字就業平臺的發展為工人和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過去10年間,全球數字就業平臺增長了5倍,這一增長勢頭凸顯了就數字就業平臺開展國際政策對話和監管合作的必要性,以便為就業者提供體面的工作機會,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本期報告聚焦數字就業平臺在改變就業環境中的作用,包括如何為婦女、殘疾人、年輕人和那些在傳統勞動力市場上被邊緣化的人提供新的工作機會,如何讓企業接觸大量技能各異、就業方式靈活的勞動力并擴大客戶基礎等議題。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新冠肺炎疫情使工人和企業面臨新的挑戰。
其中,數字就業平臺工人面臨的新挑戰主要包括工作條件、工作時間、收入的不規律性和難以預測性,以及缺乏社會保障等。一半在線平臺員工每小時工資不到2美元,還有一些在線平臺存在顯著的性別薪酬差異。
企業面臨的新挑戰包括:與不公平競爭、數據和定價不透明以及高額傭金有關的挑戰;中小企業在獲得融資和數字基礎設施方面存在的困難;數字就業平臺所創造的新機會進一步模糊了雇員與自營職業者之間的明確界限;工作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平臺服務協議條款的約束,但此類服務協議條款往往由單方面確定;在分配和評估工作、管理和監控員工方面,算法正在越來越多地取代人類。
目前,許多政府、企業、工人代表以及工會等,已經開始著手解決其中一些問題,但各方反應不盡相同。鑒于全球數字就業平臺業務涉及多個司法管轄領域,因此需要進行大量對話與協調工作,以提高監管確定性,適用國際勞工標準。
國家勞工組織呼吁,在數字就業平臺、工人和政府之間持續進行全球社會對話和監管合作,包括采取更加有效且協調一致的方法來實現相關目標。具體目標包括:工人的就業狀況分類正確且符合國家分類制度;對于工人和企業來說,算法應具有透明度和問責性;自主創業平臺員工可以享有集體談判的權利;所有工人包括數字就業平臺工人,都可以在必要時通過擴大和調整政策法律框架,以獲得充分的社會保障福利;數字就業平臺人員有權向所在司法轄區法院提起相關訴訟。
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蓋伊·賴德表示:“各方可以通過全球社會對話應對相關新挑戰,以便工人、雇主和政府均能夠充分、平等的受益。”(記者 楊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