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1-04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九章”計算機助力中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北斗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2020年,中國取得眾多重大科技成果。不少外國媒體和國際機構對中國取得的科技進步給予積極評價,認為中國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埃及《金融報》網站刊文說,嫦娥五號首次月面采樣并返回地球,這是“巨大的科學成就”。近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發展迅速,埃中兩國在相關領域保持著高水平的互利合作。中國為埃及援建的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項目將于2021年完工,建成后將有中國專家在現場協助設備安裝、調試和進行相關技術培訓。

    巴西《這就是》雜志網站刊文說,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時隔40多年再次有人類航天器重返月球并成功采樣。這些樣品將更好地幫助科學家了解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等。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這一突破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報道認為,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突破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研究達到新高度,對整個科學界“都是很令人鼓舞的消息”。

    2020年12月23日,中國研制的時速350公里高速貨運動車組在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正式下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說,與航空、公路運輸相比,該貨運動車組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小,具有運輸時效性高、運輸成本低、能源消耗低等優勢,體現了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的自主創新水平顯著提升。

    歐洲專利局在2020年發布的多項有關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科技創新和專利申請方面勢頭強勁,尤其是在新能源、數字技術等關鍵領域,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集聚地。其中,歐洲專利局在2020年9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中國成為四大創新強國之一。在2020年12月的報告中,歐洲專利局表示,中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技術專利申請數快速增長,已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專利的全球領先者之一。

    巴西《圣保羅州報》報道認為,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中國是全球在研發方面投入最多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中國受理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專利的制度保障是衡量創新能力的關鍵要素之一。中國政府正在不斷健全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增強系統保護能力。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將有利于支持科技創新,推動市場投資新技術。(記者 王驍波、周輖、李曉驍、劉軍國、張朋輝)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