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絡空間覆蓋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12-09

            12月7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綱要提出,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把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為加快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制定本綱要。綱要提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推動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絡空間覆蓋,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第二十二條提出完善網絡法律制度。通過立改廢釋并舉等方式,推動現有法律法規延伸適用到網絡空間。完善網絡信息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修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研究制定互聯網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自媒體、知識社區問答等新媒體業態和算法推薦、深度偽造等新技術應用的規范管理辦法。完善網絡安全法配套規定和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和網絡安全審查等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研發應用的規范引導。研究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健全互聯網技術、商業模式、大數據等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修訂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完善跨境電商制度,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者行為。積極參與數字經濟、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網絡安全等領域的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第二十三條提出培育良好的網絡法治意識。堅持依法治網和以德潤網相結合,弘揚時代主旋律和社會正能量。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容建設,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等工程。提升網絡媒介素養,推動互聯網信息服務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制度和懲戒機制,推動網絡誠信制度化建設。堅決依法打擊謠言、淫穢、暴力、迷信、邪教等有害信息在網絡空間傳播蔓延,建立健全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一體化受理處置體系。加強全社會網絡法治和網絡素養教育,制定網絡素養教育指南。加強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引導青少年理性上網。深入實施中國好網民工程和網絡公益工程,引導網民文明上網、理性表達,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第二十四條提出保障公民依法安全用網。牢固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依法防范網絡安全風險。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明確管理部門和網信企業的網絡安全責任。建立完善統一高效的網絡安全風險報告機制、研判處置機制,健全網絡安全檢查制度。加強對網絡空間通信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名譽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保護。嚴格規范收集使用用戶身份、通信內容等個人信息行為,加大對非法獲取、泄露、出售、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懲處力度。督促網信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履行法律規定的安全管理責任。健全網絡與信息突發安全事件應急機制,完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執法聯動機制。加強網絡違法犯罪監控和查處能力建設,依法查處網絡金融犯罪、網絡誹謗、網絡詐騙、網絡色情、攻擊竊密等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積極參與國際打擊互聯網違法犯罪活動。 (宗合)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