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中有機 后疫情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迎來新機遇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9-08

            當下,智能時代正加速向我們走來。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成果、新技術精彩紛呈。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不少行業都帶來了巨大沖擊,但也推動了許多行業進行深刻反思和優化升級。在2020中國智能產業論壇上,專家們對后疫情時代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正所謂危中有機,疫情期間,我國數字經濟的表現相當搶眼。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在疫情監測、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和場景需求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不僅電子商務在疫情期間充滿活力,而且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網絡直播等“云辦公”“云上課”模式更成為數字經濟的新亮點。這使得很多傳統制造企業都下定了數字化轉型的決心。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的戰略基礎,也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體現,制造業的智能化實質就是制造業的數字化,制造業智能化的實現實質就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總裁趙鈞陶坦言。

      疫情后,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為智能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在后疫情時代,智能行業發展的第一個機遇就是傳統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顯著加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說。麥肯錫咨詢公司做過一個統計估算,僅今年3月至4月兩個月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應用便實現了相當于疫情前5年時間的進度;Dresner咨詢公司一項面向全球企業的調查顯示,49%的企業啟動了新的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類項目,或者加快推進已經部署的同類項目。

      與此同時,疫情后,智能行業發展的第二個機遇是非接觸式服務和快速響應等的需求激增,催生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支撐的新興業態快速增長。比如,居家隔離催生出來的“宅經濟”。

      趙志耘舉了一個零售新業態“零售+AI”的例子。各大平臺利用AI技術推出“無接觸”新零售,通過智能物資調配、智能營銷推薦、智能支付、智能客服、智能配送實現全產業鏈“無接觸”配置。艾瑞咨詢預測,2020年我國無人零售市場有望突破650億元。

      在趙志耘看來,未來要想把握住這些機遇,需要深刻把握場景需求,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確保智能產業發展的技術供給;要促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5G等技術的融合應用,以滿足智能行業新業態、新模式中對技術特性的多樣化需求;也要深刻理解新基建內涵,加強人工智能有關基礎設施的統籌建設,為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算力、數據和信息傳輸基礎;還需強化人工智能治理,確保智能產業發展趨向有序化、規范化。

      (科技日報北京9月7日電)

    地方動態

    中國信息協會王金平會長出席第四屆數字信任大會暨ISACA中國2025年度大會

    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

    穩中有進蓄勢能 改革攻堅齊發力 2025年中國信息協會年中工作會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日照開展產業互聯網專題調研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