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不能成為 虛假營銷的樂園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6-16

    市場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于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通知》,部署各地進一步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助力全面復工復產達產。針對網絡電商、餐飲、教育等重點行業,要采取監管服務前置措施,大力宣傳貫徹《禁止違法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精準執法和指導企業。
      隨著互聯網經濟競爭的白熱化,一些商家熱衷于劍走偏鋒,以博取眼球。尤其是網絡購物快速發展,炒信營銷花樣層出不窮,如與淘寶購物相關的刷好評、刷信譽之類的,背后都有專業運作的影子,也都有龐大的雇傭水軍,充當虛假的消費者。互聯網讓很多人變得懶惰,他們活在虛擬世界里,不愿再走到商場里去觸摸和對比商品,網上的信息和社交平臺朋友的聲音成為他們購買商品的唯一依據。一系列“刷單炒信”、“排隊購物”、“測評筆記”現象的出現,提醒人們注意消費背后存在著虛假營銷。
      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而契約經濟的核心正是誠信。網絡虛假營銷違背了誠信經營、公平競爭法則。互聯網營銷靠虛假宣傳,向消費者喊話,吸引大量用戶購買他們并不成熟、品質低劣、售后無保障的產品,必然會制造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合理市場競爭。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上的商業機會已經越來越有可能超越網下的傳統商業模式。這種情境下,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而特殊的商業模式,如果網絡充滿了不誠信,不僅大家的溝通成本、交易成本會提高,更會妨礙人們對互聯網交易的信任感,損傷現有的互聯網交易發展。
      在一個成熟健康的商業體系里,生產者、推廣商、消費者三者利益息息相關,一個負責任的推廣商,不僅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橋梁,還是雙方利益的居中協調者。互聯網經濟當然大有前途,但網絡虛假營銷卻會制造泡沫、傷及行業。當商家為拼營銷不惜空口白話,恰恰是在制造互聯網泡沫。在各種條件制約下,這種欺騙會成為互聯網顛覆傳統產業的巨大的力量。如果沒有人去思考這背后可能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以營銷見長的互聯網商家就很難走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命運。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