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賽道上三省一市各有所長,將率先發力與更高質量一體化齊頭并進
    來源: 解放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6-04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今年全國兩會,“新基建”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長三角在新基建中率先發力,與更高質量一體化齊頭并進。

     5G先行

     與公路、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面對所有市場主體開放,市場化投資是最大特點。在長三角地區,“新基建”之風早已吹起,各地給予政策支持,創設良好環境,為“新基建”建設按下快進鍵。

     “新基建”不是新詞匯,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這一概念已首次出現。同年早些時候,三省一市共同簽署5G先試先用和工業互聯網協同推進的合作協議,巧合的是,當時選擇的這兩個切入點,與“新基建”完全契合。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在長三角地區,5G技術在多種場景中的拓展應用,是各地探索嘗試的前沿。比如,湖州德清以5G催化“車聯網+地理信息”的跨界融合,舟山在國內首次將5G運用于跨海大橋,紹興將“5G”應用于傳統紡織產業的“提質增效”、古鎮旅游和保護、城市管理等方面,而江蘇,則將車聯網、制造業、造船業等三大產業與5G緊密結合……

     長三角一體化,5G或先行。自2018年6月,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簽署《5G先試先用推動長三角數字經濟率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同年11月底,全國首個跨省5G視頻通話在上海、蘇州、杭州、合肥四城實現互聯。同日發布的《長三角5G協同發展白皮書》宣布,長三角將率先開展5G網絡試驗,成為國內首批5G正式商用地區,建設長三角城市群5G精品網。

     工業互聯網協同推進正當時,長三角各地展會亮出優異成績單。回望去年9月,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物聯網等熱點,讓長三角掙足眼球。

     在上海舉辦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熱度未退,浙江寧波舉辦的2019年世界數字經濟大會和江蘇無錫舉辦的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也相繼亮相。VR眼鏡、“手脈”支付、“熊貓智能巴士”等產品異彩紛呈,不少互聯網創業公司和人工智能企業在展會上大顯身手。

     數據共享

     長三角工業互聯網“智能”發展已具備一定基礎。去年10月,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與北京、廣東互聯網發展水平最高,占據了綜合排名前五位。另一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呈現“四大區域”集聚發展格局,其中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制造業最發達、智能制造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三省一市智能制造類試點項目數量占全國總量的24%。

     新冠肺炎疫情,也讓“新基建”初露鋒芒。遠程辦公、遠程醫療、網上授課、無人配送等,為全民抗疫防疫和復工復產提供了重要支撐。尤其是誕生在長三角的健康碼。“新基建”建設中,數據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資源,實現區域內相關數據跨省域互聯互通,“健康碼”是極好的實戰案例——截至5月,滬蘇浙皖已經實現交換紅、黃碼人員信息1400多萬余條。而這,只是拉開了長三角數據開放共享的序幕。

     在更廣闊的范圍和更深遠的意義上,數據共享也正成為現實。去年年底,151臺綜合自助終端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布設、上線,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居民憑身份證可在自助終端辦事。上線的“自助通辦”事項主要包括當前示范區三地市民、企業日常辦理的高頻事項、民生事項、常用證明。據介紹,目前三省一市市民、企業相互辦事,已經跑出了200多萬條數據。這些數據的開放共享,打破了區域數據壁壘,整合了長三角政務服務資源。

     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正穩步推進,在“新基建”的賽道上,三省一市各有所長——上海人才和金融優勢顯著,南京能源物聯網基礎雄厚,杭州互聯網基因綿長,相互協作,協同創新,才能共建共贏。未來,隨著5G時代的到來,工業互聯網會更加普及,創造更多的先進技術,融入消費者的需求中,成為促進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長三角地區必然不會落后。(鞏持平)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