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怎么建? “工業互聯網+智能軟件”瞄準融合發展
    來源: 人民網-IT頻道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4-22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楊虞波羅)近日,“新基建”內涵被首次明確,不僅包含以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包括深度應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建轉型升級的融合基礎設施。“新基建”到底應怎么建?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主辦的“工業互聯網+智能軟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題座談會上,政產學研代表認為,下一步要補齊基礎軟件與工業軟件短板,推動“工業互聯網+智能軟件”融合發展。

    “我國目前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短板弱項,我們必須要改變這樣的現實,促進軟件產業的全面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楊宇燕在會上坦承。

    楊宇燕表示,下一步工作需要解決幾個重點問題:一是開發出通用的圖形化編程工具,這將有利于工程師將工業技術和知識通過軟件進行沉淀;二是提高軟件產品及服務的盈利性,開展軟件價值的評估工作;三是借鑒互聯網軟件的成功經驗,培育體系化創新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軟件健康發展。

    “要做好疫情之下復工復產的軟件支撐工作,不斷實施工業互聯網軟件技術攻關,持續完善工業互聯網APP生態體系,深度優化工業互聯網APP發展環境,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智能軟件’創新能力,全面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楊宇燕強調。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新冠疫情加速了工業生產方式和組織范式的變革,推動了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軟件的快速發展。“我們應把握難得的窗口機遇期,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及智能軟件的作用,一方面促進傳統工業體系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帶動新動能促進實體經濟的增長。”

    徐曉蘭表示,未來將深入探討工業互聯網智能軟件在各個行業中應用,提煉共性技術,打造開發者社區,構建更加集約的生態,探索國家在軟件方面突圍的創新模式。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來,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要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攻堅目標,加強工業軟件研究,以數字孿生技術/平臺作為工業軟件的一個載體,促進工業互聯網和工業軟件深度融合發展。

    “軟件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推手,在人機物融合計算的新時代,軟件亟需形態觀、價值觀與生態觀。”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也提到融合發展的重要性。

    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黃罡認為,數據資源是系統軟件演進的新動能,而現行的數據生產關系阻礙了當前系統軟件的演進。

    參會企業也就工業互聯網軟件未來發展態勢、工業互聯網智能微服務、工業互聯網智能軟件生態進行了深入探討。

    阿里巴巴集團IoT技術小組組長丁險峰表示,工業物聯網平臺是數字化工廠的“操作系統”,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關鍵任務是實現OT軟件的APP化。

    北京索為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義章建議,構建統一的工業軟件操作系統、多層次的工業APP共建體系和工業APP工程師人才培育體系。

    紫光云引擎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副總裁趙銘遠提出,通過技術與知識雙重驅動,打造可復用的知識服務體系,構建工業互聯網智能軟件生態。


    地方動態

    擔當作為新起點 改革攻堅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第五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調研交流

    致協會全體會員的感謝信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初爱视频教程完整版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