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趙竹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日下午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工作情況。記者了解到,承擔國家應急攻關的企業中,有2/3來自國家高新區。目前,169家國家高新區整體復工率達79%,中關村近90%企業已復工。
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司長包獻華介紹,目前,承擔國家應急攻關的企業中,有2/3來自國家高新區。截至4月1號,169家國家高新區,企業整體復工率達到79%,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的復工率達到94.2%,有35家國家高新區實現總體復工100%。高新區整體復工復產率普遍較高,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包獻華表示,2月底,科技部就對國家高新區科學防疫、復工復產作出了部署。圍繞八個方面提出了相關的具體舉措和要求,并且在第一時間開通了國家高新區復工復產的信息服務平臺,加強監測和信息的交流共享。平臺上共發布了300多項各類政策,指導幫助各高新區結合各自的實際制定差異化的落實舉措。此外,科技部還發布了540多項防疫相關的新技術、新成果,為園區及企業防疫和復工復產提供科技手段。同時,組織高新區內的企業開展防疫相關技術應急攻關。
其中,中關村作為我國第一家高新區,復工復產正在科學有序、平穩推進,并呈現出加速全面恢復的態勢。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介紹,截至4月2日,示范區內重點監測的3.84萬家企業,復工率接近90%,188家中關村科技企業孵化器,已經有182家實現復工,占比是96.8%。
翟立新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關村有200多家企業積極參與到檢測試劑、疫苗、藥物等研發生產工作中。特別是發揮中關村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推出了AI診療、智慧測溫、消毒和配送機器人、智慧醫院等新技術和新產品,這些都在抗疫一線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還有一些從事協同辦公、網絡教育的互聯網企業,向社會和企業免費開放服務。據統計今年1-2月,中關村的信息技術產業同比增長12.5%,“很多企業春節都沒有休息,有力支撐了科技戰役、復工復產和線上經濟。”